實時更新飛瑞敖最新動態,了解飛瑞敖
“目前在讀的中小學生正是10年、20年后勞動力市場的生力軍,我們要積極謀劃未來教育,讓孩子們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做好生活和就業的準備。”在2020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高級別對話中,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把視角對準了未來教育背景下如何定義和培養智能時代人的核心素養這一議題,而這也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焦點。
在鄭富芝看來,人工智能時代社會需求無疑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會相應地發生改變。學校教育要關注這些變化趨勢,回應新要求,明確未來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
鄭富芝認為,適應智能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必須從現在起,著手構建相應課程教材體系,推動教學改革,切實轉變學校人才培養方式。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重構課程體系。適應智能時代各種變化與挑戰,必須圍繞智能時代對人才各種素養要求重新架構課程,將生活邏輯與學科邏輯有機統一。二是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遴選教學材料。從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出發,豐富教材種類,增強教材的適應性。三是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改進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各種智能設備,將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課堂學習與場館學習等多種學習形式結合起來,創造更加適合每一個學生所需的教育。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評價改革將成為智能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題。對此,鄭富芝說,要更新評價理念,創新評價方式,并改進督導評估。“要強化核心素養導向,從學科知識考查轉向素養測評,注重考察學生發現、分析并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以及價值觀踐行情況。強化評價促進學習的理念,將評價嵌入學習過程,為學生成長建立反饋調節機制,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強化多樣化評價理念,多把尺子衡量人,鼓勵學生探尋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克服同質化傾向。”
在高級別對話中,阿聯酋教育部部長哈馬迪分享了阿聯酋的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該戰略不用考慮學生所在的地理位置,就能夠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和方式,讓教育惠及更多學生,以此做到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教育”。
在克羅地亞科學和教育部國務秘書弗蘭妮卡看來,人工智能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制定課程和教材,并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法創新,進而推動學習和拓寬教育機會。“我們要把人工智能在教育中進行更多的應用,讓學生為未來做好更好的準備。”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南蘇丹和埃塞俄比亞正處于人工智能教育實施的初期。高級別對話中,埃塞俄比亞教育部長莫庫里亞介紹,埃塞俄比亞有幾萬所中學,其中只有少部分學校能夠聯網,網速非常慢。“在數字轉型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是談不上人工智能教材的編寫和應用的,這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
“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必須要做而且要盡快去做,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們要加快基礎設施開發,加大師資培養力度,讓更多人借助人工智能獲得高等教育。”南蘇丹高等教育、科學和技術部部長昌松說。
在人工智能教育層面,斯洛文尼亞教育科學和體育部部長里布西建議,各國共同開展合作性研究,共同利用好資源,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共同采取更多的戰略和行動,甚至包括在開放性教育資源方面推出立法。